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云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吸血蠓采集名录及一中国新纪录(双翅目:蠓科)
孟锦昕, 张娜西, 何于雯, 李楠, 李钊, 付强, 孙建美, 王德琼, 白方, 刘国平, 王静林
摘要213)      PDF (845KB)(765)   
该文报道了2015-2020年在云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采获的吸血蠓2属38种,包含库蠓属36种,蠛蠓属2种。其中中国新纪录1种,螫刺库蠓( Culicoides spiculae Howarth,1985);云南省首次记录1种,大齿蠛蠓( Lasiohelea megadentis Lien,1989)。螫刺库蠓鉴别特征:翅长1.27 mm,翅面有11个淡斑,触角比1.04,触须比4.29,口甲有小棘刺约50个,大颚齿16~18枚,2个卵形受精囊,近等大。观察标本保存在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昆明650224)。
2021, 32 (6): 740-743.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1.06.017
我国臭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王德森, 夏艳卫, 张竟声, 韩东良, 王常禄, 郑军, 何余容, 任东升, 刘杰, 邓惠
摘要503)      PDF (1568KB)(873)   
臭虫(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以吸食人和动物的血液为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化学药剂的应用,臭虫在世界多数地区逐渐销声匿迹。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臭虫在世界范围内(除南极洲)出现了再暴发。由于其善于躲藏和夜间活动的特点,以及日益严重的抗药性问题,使得臭虫成为当前一种最难防治的城市害虫。2017-2019年在对广东省部分地区进行的臭虫危害及防治调查中,发现该虫的危害程度正日益加重,且防治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抑制臭虫的再暴发,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在分析有关臭虫防治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臭虫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臭虫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2020, 31 (4): 502-507.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0.04.027
深圳市新型旅游区小兽密度和种群分布状况研究
朱礼平, 杨闳智, 刘坚基, 张健波, 王婧颖, 佘玲玲, 秦飞, 王德全
摘要252)      PDF (882KB)(749)   
目的 掌握深圳市新型旅游区小兽密度和种群分布状况,为小兽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用鼠笼法对深圳市大鹏新区小兽进行监测,计算小兽密度和构成比。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间的比较采用 χ 2检验。 结果 共捕获小兽559只,以臭鼩鼱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48.30%,其次为褐家鼠,占25.22%;小兽平均密度为7.25%,小兽密度季节消长明显(1.72%~11.93%),密度高峰期出现在8-10月;不同生境小兽密度不同,以旧屋村最高,密度达11.35%。 结论 深圳市新型旅游区小兽密度较高,应加强小兽防制工作;臭鼩鼱、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防制对象。
2017, 28 (5): 437-439.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5.006
深圳市坪山新区2016年登革热媒介监测结果分析
刘晓娜, 吴能简, 吴崧霖, 陈景阳, 谢美莲, 王德全
摘要348)      PDF (335KB)(945)   

目的 了解深圳市坪山新区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及二代成蚊携带登革热病毒情况,为登革热的防控提供科学的预警信息。方法 2016年4-8月对坪山新区不同生境的白纹伊蚊密度进行监测,白纹伊蚊专项监测采用诱蚊诱卵器法,蚊幼虫密度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将采集的蚊幼虫和蚊卵饲养至成蚊,提取其核酸,利用实时荧光RT PCR检测登革热病毒。结果 2016年4-8月白纹伊蚊平均诱蚊诱卵指数(MOI)为6.19;公园MOI(7.91)和BI(10.68)最高;8月MOI(10.28)和BI(15.42)最高;共检测白纹伊蚊1 190只,未检出登革热病毒。结论 深圳市坪山新区白纹伊蚊未检出登革热病毒,但该蚊广泛分布且密度高,存在因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引发本地疫情暴发的风险,应加强监测与防控。

2017, 28 (3): 283-285.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3.023
登封市2013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胜勇, 李洪民, 王德祥, 张锦, 夏胜利
摘要256)      PDF (866KB)(867)   

目的 了解登封市2013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生物学特性及宿主分布特征。方法 用传统培养方法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并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 2013年采集标本共1 138份,分离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169株,总检出率为14.85%;其中猪标本检出率高达36.55%(114/394);生物型3型占86.39%(146/169),均为O:3血清型;毒力基因ail+ystA+yadA+virF+占81.06%(137/169),ail+ystA+占5.33%(9/169),ystB+占12.43%(21/169),ail-ystA-ystB-yadA-virF-占1.18%(2/169)。结论 猪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优势宿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血清型以O:3型为主。

2016, 27 (6): 585-586.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6.016
新蚊媒病毒南定病毒的生物学特征研究
王德全, 刘渠, 梁克峰, 周建明, 周俊立, 刘晓娜
摘要269)      PDF (1575KB)(777)   

目的 探讨我国首次分离的蚊媒病毒南定病毒(Nam Dinh virus,NDiV)的生物学特征及对培养细胞和昆明小鼠的致病能力。方法 连续9 d观察NDiV对C6/36细胞的病变效应(CPE);用空斑法测定NDiV滴度;采用3日龄小鼠脑内接种NDiV方法检测病毒毒力;中和实验以免疫后灭活的昆明小鼠血清为中和抗体,在C6/36细胞中接种NDiV和中和抗体,作用1 h后继续培养7~9 d,逐日观察并记录细胞病变情况;采用TaqMan-MGB Probe Real-time PCR方法对C6/36细胞中NDiV核酸进行检测,观察病毒增殖情况。结果 NDiV接种C6/36后,第5天出现明显的CPE,测得病毒滴度为9.25×106 PFU/ml,利用Reed-Muench法计算NDiV对昆明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为104.12/ml,NDiV感染小鼠后,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且攻毒保护率较高。病毒抗血清组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10-1,而对照组TCID50为10-3.5,中和指数>1 000,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接种3 d后,NDiV核酸呈明显阳性,病毒核酸量随病毒接种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NDiV对C6/36细胞和昆明小鼠具有一定的致病力和较强的抗原性。

2016, 27 (5): 443-446.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5.005
实时荧光PCR检测Nam Dinh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梁克峰, 刘渠, 王德全, 周健明, 金玉娟, 陈应坚, 李静媚, 甘莉萍, 杨慧
摘要333)      PDF (693KB)(963)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检测Nam Dinh病毒(NDiV)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和本实验室分离的NDiV进行序列比对, 找出保守序列(RdRp)并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MGB 探针, 通过调整引物、探针浓度, 优化其反应条件, 对方法做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实验, 以评价反应体系。结果 NDiV的TaqMan-MGB 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用时短, 灵敏度高, 最低检测下限为0.1 PFU。与登革热1~4血清型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人呼吸道合胞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无交叉反应, 特异性良好;将4份核酸含量不同的标准样品重复检测5次, 平均Ct值变异系数范围为1.67%~3.68%, 稳定性较高。通过监测, 龙岗区蚊虫携带NDiV概率为18.00%。结论 NDiV的TaqMan-MGB实时荧光PCR方法是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稳定性好的方法, 可应用于流行病学环境监测, 提高病毒的快速检测能力。

2015, 26 (5): 447-450.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5.004
登封市一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带毒株分析
张胜勇, 梅志敏, 李洪民, 张锦, 王德祥, 夏胜利
摘要274)      PDF (350KB)(800)   

目的 了解登封市1株引起幼儿腹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血清型、生物型、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通过细菌培养、血清凝集法及PCR检测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从幼儿采集的粪便标本中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镜下见革兰染色阴性短杆菌。该菌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无硫化氢产生,尿素酶试验阳性,ONPG(邻硝基酚-半乳糖苷酶)试验阳性,血清分型为O:3,生物型为3型。该菌株O:3血清型阳性,生物型3型,毒力基因ail+ystA+ystB-yadA+virF+结论 引起幼儿腹泻的病原菌为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2015, 26 (4): 409-410.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4.021
登封市屠宰场生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学研究
张胜勇, 夏胜利, 王德祥, 张锦, 李洪民
摘要258)      PDF (354KB)(1213)   
目的 了解登封市屠宰场生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带菌率、血清分型、毒力基因分布等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从屠宰场生猪扁桃体及回盲部内容物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并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毒力基因PCR检测。 结果 从196份生猪咽拭子中分离出107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为54.59%;从196份生猪肛拭子中分离出36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为18.37%。检出菌血清型为O∶3,生物型为3型,Ⅰ型(ail+、ystA+、ystB-、yadA+、virF+)占93.71%(134/143),Ⅱ型(ail+、ystA+、ystB-、yadA-、virF-)占6.29%(9/143)。 结论 登封市生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以致病性菌株为主,今后应加强该菌的进一步监测工作。
2014, 25 (5): 459-460.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5.020
深圳市龙岗城区鼠类监测情况分析
邹志辉, 韦薇, 林琳, 刘渠, 张起文, 王德全
摘要797)      PDF (886KB)(1100)   
目的 掌握深圳市龙岗区鼠类的本底情况,为有效地控制该区鼠媒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夹夜法,同时配合笼诱法监测鼠类种群、分布及密度。 结果 本次调查共捕获鼠类35只,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捕获总数的54.29%,年平均鼠密度为3.95%。龙岗区10个主要街道间鼠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0.00, P<0.05);特殊行业和居民区鼠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2.22, P>0.05)。 结论 龙岗区鼠密度远超过国家标准,应加强针对小家鼠的防灭鼠工作。
2012, 23 (3): 242-243.
深圳市龙岗区德国小蠊自然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邹志辉, 韦薇, 林琳, 刘渠, 张起文, 王德全
摘要819)      PDF (856KB)(969)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德国小蠊自然种群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为指导全区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和提高德国小蠊杀灭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粘捕法捕捉蜚蠊,分类鉴定后通过广口瓶药膜接触法检测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 共捕获蜚蠊1026只,其中德国小蠊占97.95%,为优势种;龙岗区德国小蠊自然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双硫磷、残杀威和仲丁威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抗性系数依次为25.27、10.65、12.73、4.55和14.59,其中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最为突出(抗性系数>20)。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双硫磷和仲丁威已产生高抗性。

2012, 23 (2): 158-159.
北京市顺义地区大仓鼠种群年龄的研究
袁志强1,李清2,贾海山2,王德2
摘要1225)      PDF (311KB)(1000)   

【摘要】 目的 帮助基层监测点科学简便地进行大仓鼠种群年龄的划分,掌握大仓鼠种群年龄结构,进一步提高鼠情预测水平。方法 1994-2006年,采用夹线法,每年3-10月的上旬开展调查,每次400夹夜。捕获的样本测量体重、体长、尾长、耳高、后足长,解剖观察繁殖情况。以体重为指标,参照繁殖特征,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大仓鼠进行年龄划分。结果以体重为指标,将捕获的2176只大仓鼠标本划分为5个年龄组,其体重标准为:幼年组(Ⅰ)雌鼠≤35 g,雄鼠≤33 g;亚成年组(Ⅱ)雌鼠35.1~75 g, 雄鼠33.1~79 g; 成年Ⅰ组(Ⅲ)雌鼠75.1~121 g, 雄鼠79.1~123 g; 成年Ⅱ组(Ⅳ)雌鼠121.1~185 g,雄鼠123.1~187 g;老年组(Ⅴ)雌鼠体重在185 g以上,雄鼠体重在187 g以上。结论 以体重作为大仓鼠年龄的划分标准简便易行,各年龄组体重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随种群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不同年龄组之间繁殖力差异明显,随年龄增大而增强,种群结构以亚成年组和成年Ⅰ组占绝对优势。

2009, 20 (5): 416-418.
DW-1型诱蚊器的研制
张洪祥;王德明;管恩锋;初广运;孙坚毅
摘要909)      PDF (124KB)(711)   
目的:研制新型诱蚊器。方法:对诱蚊器的光源、风扇位置、风速等进行诱蚊效果比较研究,最终定型。结果:经对诱蚊器进行定型研究,改变了文献介绍的紫外线诱蚊灯的风扇叶片安装位置,诱捕到的蚊虫不经过风扇叶片碰打,确保了标本的完整性。首次对日光灯、诱蚊灯、紫外灯进行了诱蚊效果比较,确定使用10W×2支诱蚊灯作为诱捕器的光源,对不同风速与捕获蚊体损坏关系进行了研究,确定集蚊器入口中心风速为1.7m/s作为吸蚊风速。结论:新研制的DW-1型诱蚊器既有很好的捕蚊效果,又能保证标本的完整性。
城区特殊行业鼠类侵害现状调查
王德明1;张世水2;李金义1;孙坚毅1
摘要949)      PDF (88KB)(665)   
目的:摸清城区特殊行业鼠类侵害现状及发生鼠害的原因,为有的放矢的降低鼠密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城区饭店、副食店、综合商店及五金百货商店作为4类行业,用夹日法调查鼠密度及鼠种。结果:4类特殊行业平均鼠密度为1.83%,其中综合商店密度最高,为2.83%,其次是饭店为2.01%,五金百货商店及副食品店较低,分别为1.51%及1.31%。共捕鼠136只,其中褐家鼠106只,小家鼠24只,黑线仓鼠2只,北小麝鼩4只,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77.94%。结论:城区饭店、副食店、综合商店及五金百货店等特殊行业鼠类侵害较重,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单位环境阻力小,鼠容量高;其次是未开展统一的灭鼠活动。
肾综合征出血热高发区人群防鼠灭鼠水平及知识宣传需求研究
傅继华1;阮玉华2;康殿民1;王徽敏3;高明启3;王恒伟3;张遵宝1;王昕宇1;程万春4;王德全4;张兴录2;王克安2
摘要1277)      PDF (105KB)(604)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区人群防鼠灭鼠水平及知识宣传需求。方法:在HFRS高发区泗水县,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了20~59岁人群821人,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特征、日常防鼠灭鼠情况及媒体宣传需求。结果:72.59%的家庭室内经常可见有鼠活动;52.62%的人群开展日常防鼠灭鼠,25.58%的人群防鼠灭鼠效果好。人群防鼠灭鼠知识主要来源于周围人群。人群对防鼠灭鼠知识媒体宣传有较高需求,喜欢的主要宣传方式是广播、电视、宣传画和墙报。结论:需考虑采用广播、电视、墙报和宣传画等综合宣教方式,提高人群日常防鼠灭鼠知识和能力。
烟台港灭鼠现状与对策
陈长兴; 王德生
摘要486)      PDF (56KB)(630)   
一起恙虫病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陈龙宝1; 田福建1; 王显军2; 孙桐2; 杜宪刚1; 马连赞1; 李忠2; 林增良2; 黄捷通2; 孔令胜3; 王德泉3; 程万春3
摘要506)      PDF (62KB)(588)   
单采血浆还输血细胞供血者中疟疾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陈素良1; 赵勇1; 张志坤1; 王德昌2; 李桂银1; 邓金华1; 石磊1; 田万春1
摘要1136)      PDF (1295KB)(581)   
目的:调查单采浆是否为疟疾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IFAT法检测疟疾与非疟疾对照血清。结果:疟疾患者IFA阳性率为62.05%,抗体阳性者GMRT为40.27;非疟疾病人IFA阳性率为5.32%,抗体阳性者GMRT为26.11。无论疟疾还是非疟疾对照,男女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人群阳性率以18-49岁组为高。进一步分析,单采浆供血者疟疾IFA阳性率为64.08%,受血者及其他人群疟疾分别为52.63%和40.00%;非疟疾中的单采浆供血者为16.11%,未成年人、受血者和供全血者未发现抗体阳性者,其他成人阳性率仅为1.08%。结论:单采浆是疟疾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证明该地蚊传疟疾已经中断。病后投药和血标本采集早迟,是影响疟疾IFA阳性率的因素。
一起血性疟疾流行的调查报告
王德昌1; 储俊武1; 王林1; 尹占江1; 马洪生2; 赵勇2; 陈素良2
摘要434)      PDF (122KB)(624)   
大兴安岭林区199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动态及疫源地调查分析
阎大成; 王淑英; 郭守杰; 王德英; 朱建华
摘要425)      PDF (868KB)(579)   
铁岭市灭鼠达标技术措施探讨
李树仁; 金清; 王德才; 姚海城; 康文铎
摘要409)      PDF (748KB)(567)   
小家鼠对抗凝血剂的实验室敏感性测定
王德生; 李飞; 王谷生; 岳木生
摘要396)      PDF (545KB)(533)   
宁夏媒介生物学及控制专科学会在银川成立
王德臣
摘要408)      PDF (241KB)(570)